地 址:仁怀
电 话:0793-986718
网址:hanzhong.classicalornament.com
邮 箱:mingshuixian4978@126.com
2023.06.19
本文字数:2612,阅读时长大约4.5分钟
导读 :“30岁有多少存款才合格 ?”“普通人存100万有多难?”“专家称年轻人不要拼存款”……
年轻人、存款存万存款 。通人
来到2023年,有多谁都没想到,轻人这两个原本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存款存万汉语词汇 ,现在只要一起出现 ,通人就总是有多能引起年轻人激烈的讨论,成为登上微博热搜的轻人流量密码。
“30岁有多少存款才合格?”“普通人存100万有多难 ?”“专家称年轻人不要拼存款”……
在林林总总的存款存万热搜和讨论中,年轻人的通人存款始终是一个谜 。
上周一 ,有多DT财经发布了调研“存钱为啥这么难”,轻人收到了大家的存款存万热情反馈 。此次共有1852位受访者参与调研,通人其中男女比例为4:6 ,90后、95后占比超过7成,接近9成人来自一线、新一线和二线城市。因此调研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“大城市、青年”的特征 。
以下是我们的发现。
存够10万就超过53.7%的人,工作第3年存钱最容易
存款不多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:大概五分之一的人存款在1万元以内 ,最多比例的人存款区间是1-10万 。10万块也算是一个“中间点” ,存款超过10万,就会超过53.7%的人 。
而真正存款超过30万的人只有20%
,如果这30万还是“全靠自己攒”,那已经是相当能存钱的水平。
基本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,人们的存款会越来越多,但工作5年以上,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在这个节点买房 、买车、或结婚 ,导致存款变少甚至清空。
工作10年以上的人中 ,就有15.2%的人“暂无存款”,还有接近4成人存款在10万以内。
另外,存钱的难度并不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。暂未工作的人认为存钱“非常容易和比较容易”的比例最高。人们大多还处于学生时代 ,有固定的生活费且日常开销小,还可以通过做兼职或奖学金获得收入 ,存钱反而是容易的。
工作第1年(选择比较难和非常难的比例为66.9%)是存钱最难的时候——起步工资不高 、房租开销大 、还有各种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支出……“打工返贫”的玩笑可能成为现实。
相对来说 ,工作3年(选择比较难和非常难的比例为55.4%)左右时存钱最“不难” 。一方面是工资水平有所提升,另一方面是这个阶段的人们大多还没组建家庭 ,没有贷款也没有育儿上的经济压力 。
而工作5-10年的人,尽管收入和存款水平高于职场新人,但他们选择存钱难的比例仅次于正处于工作1年的人 。
6成人为了存钱而记账 ,但超过4成人半途而废
存钱到底为什么这么难 ?我们首先来看大家是怎么存钱的 。
大多数人决定存钱的第一步,就是开始记账:用本子记 、下载各种记账APP、甚至是做个Excel……但人们最容易半途而废的也是记账,95后@天天吐槽 :“现在移动支付太太太方便了 ,还有一些自动续费或者免密支付的 ,很容易遗漏和忘记,时间长了就放弃了 。”
DT财经计算了几种常见存钱方式“做过”和“半途而废”的差值,相对好坚持的反而是排在第二 、第四的日常精打细算和强制存款 。
在主观题“为了存钱,你对自己做过最狠的一件事/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?”下,受访者们分享的事情也基本上都围绕这两个方面:
男,工作2年,贸易/批发/零售/租赁业 :顿顿都在单位吃 ,周末也骑车去单位吃。 女,工作5年,IT/通信/电子/互联网 :工资到账后只留500生活费 ,花呗额度设置500 ,其他借贷工具都暂停掉 ,强制自己只花一千。只用来吃喝,不消费物品。
除了生活成本激增,这代人也确实有更高的消费欲
从收支的角度来看 ,人们存不下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“赚得少花得多” ,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发现:
在收入较低时,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存不下来钱的原因还有消费自制力差 ,而年收入超过20万的人群 ,存款阻力主要是贷款和意外支出 。
前段时间 ,“为什么父辈能存到钱”的话题上了热搜 ,DT财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 ,结果显示 ,和父辈相比,年轻人存不下钱的原因还在于消费渠道更多和消费欲望更强 。
微博上广为流传的一张图这样解释“为什么父辈能存到钱,而我们不能”——
父辈 :水 我 :星巴克 、霸王茶姬 、茶颜悦色、奈雪、喜茶、古茗、一点点 、茶百道 、蜜雪冰城…… 父辈 :什么矿泉水20块钱,渴着回家喝 我:什么矿泉水20块 ,买两瓶尝尝……
正如《工作、消费和新穷人》总结的那样 :在过去,贫穷与失业联系在一起 ,现如今,它主要指向没有足够的钱 、不能随心所欲购买自己的必需品的消费者 。
所以,年轻人存不下来的钱 ,都花在哪儿了?
超过6成人存钱也不将就日常吃穿,54.5%的人愿意为美食多花钱
DT财经发现 ,在为存钱要将就啥/不能将就啥这个问题上 ,人们的回答和人生状态有很大关系——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 ,养娃育儿是决不能将就的头等大事 ,为此可以放弃形象管理 、甚至是婚恋关系的维持 。
在没有孩子的情况下,单身 、恋爱或已婚、男性或女性、90后或95后,排序相差不大:日常要吃点好的 、住的不能太差 ,体验生活和社交也不能少 ,但名牌 、高级餐厅可以不要。
更具体地 ,年轻人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多花钱:美食、自我提升、旅游、美妆护肤 、社交 、运动健身。这其中,未婚人群(单身和恋爱中)更舍得为不同商品/服务多花钱,平均每个人选择了3.37项和3.32项。
因为没有家庭和育儿压力 ,他们更在意当下的生活品质和自我提升,而对一些未来的事情,暂时没那么多考虑。
40.7%的人存够50万才敢裸辞,超3成90后存钱是为了提前退休
因为年轻人在意当下的生活体验 ,所以存钱的最大意义不是买房买车 、结婚等实际的事,而是获得安全感和应对意外 ,60.7%的人会因为没有足够存款而情绪不好 。
存款更多指向的不是具体的物质,而是精神上的退路和说“不”的自由。
大概3成人存钱是为了提前退休,这一趋势正在年轻化 :35.2%的90后、31.4%的95后以及20.9%的00后都选择了“提前退休”。
就拿最常见的“裸辞”来说,47.1%的人攒够50万以上才敢裸辞,但实际上拥有超过50万存款的人只占12.9%。我们还对比了不同线级城市裸辞的“存款底线”,发现不同线级城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,无论是身处的一线还是相对慢节奏的三、四线城市 ,没点本钱,谁也不敢裸辞 。
在问题“现阶段的你拥有多少存款才会有安全感 ,为什么?”下 ,虽然人们报的数字不太一样 ,但大多都希望存款能:至少够自己一年无所事事、应对重大意外和支付得起自己/孩子读书的学费。
也有不少人觉得再多存款也不能提供完全的安全感:
安全感从来不是存款带来的,而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; 从现在的社会规则来看 ,再多存款(哪怕是现金),都只是数字而已,有各种办法稀释掉价值。至于所谓的安全感 ,也只是一瞬间的兴奋,很快又会面对现实。游戏规则是疲于奔命,难以安稳下来。
文 字 :张晨阳 编 辑 :唐也钦
数 据 :董道力 设 计:戚桐珲
运 营 :苏洪锐 监 制:唐也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