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 址:行唐
电 话:0793-986724
网址:hanzhong.classicalornament.com
邮 箱:liaoning3918@126.com
中国日报网漳州6月19日电(记者 曹静)万历31年(1603年),中国漳州荷兰著名港口阿姆斯特丹举办了一场拍卖会,有约来自中国的中国漳州“克拉克瓷”受到热捧 。这十多万件青花瓷 ,有约拥有中西合璧的中国漳州图案和纹样 ,赢得欧洲皇室喜爱 ,有约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,中国漳州轰动一时 。有约后来 ,中国漳州这批所谓的有约“克拉克瓷”青花瓷 ,被证实来自福建漳州 。中国漳州因为瓷器是有约截获葡萄牙商船而来,荷兰并不知道瓷器的中国漳州产地和名称 ,所以将这类风格的有约青花瓷以葡萄牙商船“克拉克”命名。
如今 ,中国漳州漳州已经不再是福建的大港 ,但在四百多年前的明朝,漳州是一个世界级大港 ,且是明朝指定的唯一一个合法的民间对外贸易港口 。6月18日,“2023年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”第三条路线相约福建 ,来到漳州 ,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——漳州的传奇故事。
月港古镇:大航海时代成就白银帝国
月港是漳州九龙江上的一个小渔村,僻处海隅,其形似月,故名月港。如今 ,在月港的容川码头遗址,已经长满芦苇 ,江面后退 ,穿过芦苇丛 ,能看到数十米外的九龙江上货船来往 ,昔日“人烟辐辏,商贾咸聚”的繁华景象不再。
月港的兴衰始于明朝 。因倭寇侵扰 ,明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,泉州等大港走向没落 。而月港因为位置偏僻,管理松弛,在当时的大航海时代,一直偷偷与外界进行海外贸易 。直到1567年的明朝隆庆年间 ,新帝登基,才选择在月港开放海禁 ,“准贩东西二洋” 。为了加强对海商的管控 ,明朝将龙溪、漳浦和同安三县位于九龙江口及沿海的区域划出 ,设立“海澄县” , 县城设在月港 。
由此,月港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 ,也翻看了中国海上贸易新的一页 。当时 ,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拓展到欧洲,古代中国出口贸易中的“三大王牌产品”瓷器、丝绸和茶叶大量进入欧洲市场 ,换回海量白银,让本不盛产银的中国逐渐成为“白银帝国”。
月港的开放,也改变了漳州的经济结构。为了迎合海外市场,当地开始大量烧制瓷器 ,被称为“漳瓷”,是绘有西方风格图案的青花瓷 ,专门外销 ,1603年在阿姆斯特丹引起轰动的“克拉克瓷”后来被证实就是漳瓷。据统计 ,从阿姆斯特丹那场拍卖起,运往欧洲的漳瓷达到了1600万件 。
除了出口 ,月港的商人还从海上丝绸之路上带回番薯、番茄等植物 ,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。同时,大量漳州人从月港出发 ,踏上我国台湾的土地 ,开发建设台湾 ,让两岸关系更加紧密 。
从漳瓷、番薯,到建设台湾 ,漳州不禁令人对这座城市肃然起敬。
埭美古村 :海上归来升起烟火气
漳州的九龙江畔,有一座埭美古镇 ,是埭美陈氏家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致富归来后建设的房子 。流经埭美的龙河与九龙江的南溪港相通 ,商品能够通过龙河由南溪港转到月港 ,再通过月港出海贩卖。
古镇房屋是明清时期的古厝,红瓦白墙燕尾脊,前埕后厝,坐北朝南。工作人员介绍说 ,明中期埭美古村祖厝落成后,族人定下了“房屋建制不逾祖制”的规矩,每家建房 ,要遵照祖厝的建筑规划 ,且不能高于祖厝 。
村中49座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,体系为“九宫建筑” ,即前排横向建造9座古厝,后排再对准前排依次向后建造。“九宫建筑”彰显出显赫的家世背景,可见海上丝绸之路造就的埭美家族何等辉煌 。
城隍庙 :海外游子慎终追远
俗话说,有城就有城隍庙。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而诞生的海澄县,矗立着一座见证海丝历史兴衰的城隍庙。
“城隍”一词 ,见于《周易》“城复于隍 ,勿用师”。“城”即城墙,“隍”即防守城池的护城河 ,城隍神则指守护城池的神。据介绍,城隍神极具地方性,每个地方的城隍神往往不一样 ,通常是对当地做出较大贡献的人,或是历史上的国家功臣,或是正直善良的人 。汉代时,出现了正直之人死后为城隍神的观念,唐代时,城隍神演变为冥间地方官。到了明代,城隍信仰发展发生转折 。当时 ,朱元璋发布诏书,要求县级以上的城市都要建造城隍庙,构建起和行政等级完全一致的城隍信仰 。
城隍庙护城保民 ,惩恶扬善,体现了正值、忠诚、为民办事的精神,正如朱元璋下诏大封天下时所说 :“朕立城隍神,使人知味;人有所畏 ,则不敢妄为”,这也成为城隍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。海澄城隍庙原理事长王朝祥介绍说,海澄县城隍庙的门梁上悬挂着长两米的算盘,意在“人算不如天算” ,告诫人们要多行善事。
城隍作为纯粹的本土信仰 ,随着华人走向国外 ,以祈求故乡神明的护佑 ,蕴含着中华民族“根本”的意识形态 。由此 ,城隍信仰更多了一层精神纽带的功能 ,紧密联系着海内外华人。王朝祥介绍说 ,如今生活在中国台湾的漳州人后代,年年都会回到海澄都城隍庙祭祖。
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去往海外的华人 ,在城隍文化中找到慰藉,让他们敢于乘风破浪 ,塑造了“爱拼才会赢”的闽南人形象。而慎终追远的儒家文化,用平安康乐 、家庭和睦的朴素愿望,把从前飘洋过海的华人与“家”连接了起来。
(编辑:曹静 李海鹏)
来源 :中国日报网